金融之美与金融不满

文/

本刊编辑部 徐珊

“在崩塌的保险公司巨头、奄奄一息的购物中心、濒临破产的银行和几乎破产的汽车公司之中,美国人民目睹着一个比一个软弱无力的机构,一个比一个步履蹒跚的机构。”美国前任财长汉克·保尔森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描绘令人记忆深刻,而民众则将自身遭遇的不幸统统归结于金融体系的作祟,他们认定金融制度已经腐化,抨击和围攻金融从业人士,促使“占领华尔街”运动蔓延全球。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甚至断言:“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就是,金融体系偏离了本质,而且它也无法回归本真了。”

从危机中走出的金融行业当下面临着毁誉参半的尴尬处境。在一片喧闹与嘈杂声中,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则选择用一种安静的方式参与到这场世纪大讨论里,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他着力强调:“金融并不是社会的寄生虫,社会离不开金融,金融应当服务于社会,而且我们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创新。”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当代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席勒教授从未掩饰过对于金融破坏力的质疑和批判,但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更加深远和富于建设性。他坚信,金融机构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是维系社会运转最为基础的关系之一,金融业管控风险的能力使人类可以将创意转化成各种重要的产品和服务,小到改良型的手术器具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大到复杂精密的科研机构,以至于最终影响整个公众福利体系,但高度的不满和巨大的敌意会抑制金融创新,阻断金融体系向着普惠大众的方向发展。

金融体系的神秘大门被叩开,行业中的众多关键和边缘角色——首席执行官、投资经理、银行家、投资银行家、交易员、保险商、市场设计者、金融工程师等等,都出现在席勒的笔墨之中。任何一个社会角色都有其独特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引领金融发展的并非是冰冷的数字与信息,而正是这些活生生的人类个体。若要化解人们对于金融体系的敌意和不满,必须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这个体系的真实运作方式,理解这些角色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并试图预测他们未来发展之趋势。

作为一门学科、一种职业或是一种创新的经济来源,金融正在帮助人们达成平等社会的终极目标,金融制度还处于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中,即便它现在还不足够完美,虽拥有激情却也焦虑万分,只有细致入微地引导其发展才能将其成功地引入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金融体系进行扩大化、民主化和人性化的改造。

然而,正如罗伯特·席勒教授想传递给读者的核心意识一样,金融有充足的潜力为人类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需要的是耐心和专注。毕竟,金融领域取得的那些决定性意义的进步需要用人生来丈量,而非年份来计算。

浏览: 7048 次